新華時評丨堅持以人為本是價值取向——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⑤

2025-09-17 08:40:38 閱讀量1356 字數(shù)1178

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?題:堅持以人為本是價值取向——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⑤

新華社記者樊宇

從氣候變化、發(fā)展失衡到數(shù)字鴻溝,人類共同面臨的治理課題復雜艱巨。9月1日,在天津舉行的“上海合作組織+”會議上,國家主席習近平鄭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議,將“倡導以人為本”作為倡議一大核心理念。

濟大事者,必以人為本。各國人民是全球治理的根本參與者和受益者。只有以人民的獲得為目標,不斷為民眾提供信心和穩(wěn)定預期,全球治理體系才能得到廣泛支持并有效運作。要通過改革完善全球治理,以促進共同發(fā)展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大獲得感、以更好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(zhàn)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大安全感、以更好促進不同國家和群體共同利益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大幸福感。

這一理念承繼了“民惟邦本”的中國治理智慧,發(fā)揚了“仁者愛人”的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,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貢獻了深植于東方文明的中國方案。

中國始終是“以人為本”理念的堅定踐行者。中國不僅倡導“以人為本”,更將其貫穿于治國理政與國際合作的方方面面。在國內(nèi),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,“以人民之心為心”,不斷增強百姓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;在全球,中國“以天下之利為利”,主張將發(fā)展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,從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、普遍安全、共同繁榮、開放包容、清潔美麗的世界,到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幫助沿線民眾改善民生、創(chuàng)造就業(yè)的具體實踐,無不體現(xiàn)出中國政策緊扣人的需求、尊嚴與發(fā)展。這正是“以人為本”在全球發(fā)展合作中的具體實踐。

真正的“以人為本”以尊重為前提,意味著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。中國一貫尊重文明多樣性與各國自主選擇,反對強加于人,認為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(fā)展模式。國際規(guī)則由各國共同書寫,全球事務由各國共同治理,發(fā)展成果由各國共同分享。因此,中國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,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,堅定支持擴大發(fā)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(fā)言權。這種尊重差異、平等相待的原則,是對各國人民主體性的最大尊重,是“以人為本”在國際政治領域的生動體現(xiàn)。

中國倡導“以人為本”,也體現(xiàn)在聚焦民生領域的全球合作。在公共衛(wèi)生、氣候變化、糧食安全等關乎生命健康和基本生存的領域,中國積極發(fā)揮負責任大國作用。無論是大力推進綠色發(fā)展,莊嚴承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,還是提出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,中國都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、維護全人類福祉的歷史高度,為保護人類共同家園、守護人類健康與未來貢獻中國方案。

全球治理說到底,就是把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(xiàn)實,共同建設一個讓人人享有富足安康的世界。堅持以人為本,是順應人類社會發(fā)展規(guī)律的必然選擇,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。國際社會應攜起手來,將人民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作為衡量全球治理成效的根本標準,共同開創(chuàng)一個更加公平公正、普惠包容的美好明天。

來源:新華社


?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
24小時網(wǎng)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888-5112277 舉報郵箱:LjrmTS@163.com
【聲明】如需轉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(fā)布的內(nèi)容,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(lián)系。

掃碼轉發(f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