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年10月10日至31日為全國“敬老月”,活動主題是弘揚孝親敬老美德, 共建老年友好社會,敬老愛老、養(yǎng)老護老是全社會應盡的共同責任。讓我們一起為愛行動,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傳統(tǒng)美德,形成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風尚。
以下故事是關于記者眼中的母親,通過充滿溫情的文字,敘寫出記者心中最溫暖的記憶。
夜色漫過窗欞,我還在書房里敲著鍵盤趕稿子。門被輕輕推開,母親端著一杯溫牛奶走進來:“還在忙嗎?喝了早點睡,別熬壞了身子。” 氤氳的熱氣里,她鬢角的白發(fā)如霜染般格外醒目。我抬頭望向桌角的日歷,“重陽” 二字赫然入目,恍惚間才驚覺,又一年秋意深濃,母親眼角的皺紋,似乎比去年又深了幾分。
記憶中的母親總是挺直腰桿,總是忙里忙外。兒時我常生病,都是母親背著我騎著單車往醫(yī)院趕。深秋的寒風刮在臉上如刀割,她蹬單車的雙腳卻始終沒有停歇。我趴在她溫暖的背上,聞著她身上皂角洗衣粉的清淺香氣,聽著她略顯粗重的喘氣聲,竟慢慢止住了哭鬧。那時候總覺得,母親的肩膀是我最堅實的依靠,仿佛再大的難事,只要有她在便無須畏懼。
可如今再看她,早已沒了當年的利落。每天下班回家總能看見她彎腰給我的孩子沖調奶粉,動作已不復往日的輕快。有時候,看到她墊著腳夠放在衣柜頂層的被子,嘴里還不住念叨:“真是老了,連這點力氣都沒了?!?我的心里就會泛起一陣酸楚。我急忙說:“媽您歇會兒,我來?!彼齾s總擺擺手:“你忙你的正事,看娃兒這點活不算啥?!?/span>
上星期午休時,我的手機驟然響起,傳來母親慌亂的聲音:“你快回來!小寶反復發(fā)燒,剛才還抽了一下,我嚇得腿都軟了……” 母親的聲音里帶著哭腔,我的心驟然揪緊,抓起包便往家趕,握著方向盤的手全程都在顫抖,腦子里反復閃過母親無助的模樣——她這輩子最怕遇事,可在我面前,卻總裝得格外堅強。
推開門時,只見母親懷里緊緊抱著孩子,孩子小臉通紅,呼吸有些急促;沙發(fā)上堆放著早已收拾妥當?shù)哪虿粷?、奶瓶與換洗衣物,茶幾上還放著她沒吃完的降壓藥,水杯里的水早就涼透了。見我回來,她像是松了口氣,勉強擠出一個笑容:“快,我都收拾好了,你趕緊用手機掛市婦幼醫(yī)院的號,咱現(xiàn)在就去?!?我接過孩子,指尖觸到母親的手,冰涼而粗糙,那是常年操持家務、帶孩子磨出的痕跡。那一刻,鼻尖突然發(fā)酸:我能夠安心伏案工作,都是因為母親在身后默默扛起了生活的瑣碎呀。
孩子尚幼,愛人又在外地工作,家里家外都靠母親操持。從那以后,我便盡量在下班后第一時間往家趕。到家的第一件事,就是從母親手里接過孩子,讓她坐在沙發(fā)上喝杯熱茶,歇一歇;晚上等孩子睡熟了,我也會陪她看看電視劇、聊聊天,那些細碎平淡的時光成了我們之間溫暖的慰藉。
歲歲重陽,今又重陽,我放下手頭的工作,陪著母親去黑龍?zhí)豆珗@爬山登高。從前總想著等我不忙了再好好陪她,可看著她日漸彎曲的背影、愈發(fā)增多的白發(fā),才真正懂得時間太瘦、指縫太寬,要且行且珍惜。
敬老愛老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美德,對老人的愛不應該只停留在節(jié)日的儀式,而應該是浸透在歲月的點滴中。以后的日子里,我想多陪母親逛逛街,哪怕只是在小區(qū)里走一圈,聽她說說街坊鄰里的趣事;想多給她做幾頓飯,就像她從前變著花樣給我做愛吃的那般;想在她腰酸背痛時,好好給她捏捏肩、揉揉腰,就像小時候她輕輕哄我睡覺那樣。
愿時光能慢些走,讓我擁有更多陪伴母親的時光。讓這份陪伴,藏在一餐一飯的煙火氣里,藏在一言一語的傾聽中,藏在每一個不愿讓她獨自等待的瞬間里。

記者/段玉菊
責編/和真羽
二審/和眾學
終審/和紅軍
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

【聲明】如需轉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(fā)布的內容,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(lián)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