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的陽光灑滿永德縣永康鎮(zhèn),走進永和社區(qū),一幅“稻浪滾滾、金穗飄香”的豐收畫卷瞬間躍然眼前。連片的晚稻稻穗早已褪去盛夏的青綠,變成被時光染透后溫暖的金黃,飽滿的谷粒緊緊簇擁,將稻稈壓得微微低垂,仿佛在向土地躬身致謝。一陣微風掠過田野,稻浪便順著風的方向層層涌動,“沙沙”的聲響伴著清甜的稻香漫過田埂,這美麗的畫面引得不少游客專程驅車前來,赴這場“金色之約”。

田埂上,穿著淺色系服裝的姑娘舉起相機,定格下稻浪與藍天交融的畫面;攝影愛好者架起三腳架,等待夕陽西下時捕捉“金色稻田映晚霞”的絕美瞬間。大家或漫步或駐足,在稻田間沉浸式感受秋日暖陽的溫柔,呼吸著混著泥土與稻香的清新空氣,連平日里緊繃的心情都隨之放松下來。
?
這份風光背后,是永康鎮(zhèn)對糧食安全的堅守。作為區(qū)域糧食生產核心陣地,鎮(zhèn)里始終將糧食安全置于“三農”工作首位。一方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,組建隊伍巡查耕地,守牢耕地紅線;另一方面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修水渠、整土地、治撂荒,讓“望天田”蛻變?yōu)椤昂的軡?、澇能排”的“豐產田”。
為提效增產,永康鎮(zhèn)還積極推進現(xiàn)代農業(yè)技術與集約化管理。春耕時,機械化插秧機穿梭田間;病蟲害季,人工噴灑與植保無人機協(xié)同作業(yè),幾天便可完成千畝稻田統(tǒng)防統(tǒng)治。同時,康榮水稻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推行“六統(tǒng)一”模式,帶動農戶種“小軟米”,實現(xiàn)水稻種植“六化”,打響“永康小軟米”品牌,探索出“黨建促振興、振興強黨建”路徑。

如今的永康鎮(zhèn),不僅用科技與責任護牢了群眾的“糧袋子”,更讓豐收的田野變成了群眾賞秋休閑的“打卡地”。當糧食安全的“硬支撐”遇上田園風光的“軟魅力”,這里的秋日便有了更豐富的內涵——既是即將顆粒歸倉的豐收喜悅,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圖景,更是鄉(xiāng)村振興路上,“糧安”與“民樂”同頻共振的生動寫照。
來源:臨滄新聞網
【聲明】如需轉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(fā)布的內容,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(lián)系。